2021-03-25 0
目前RV減速機越來越多地在工業機器人中得到使用,日本的納博特斯克憑借技術優勢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另外,日本的村田也是RV減速機的代表企業。
近日,智同科技首席科學家張躍明教授公開透露,納博特斯克RV減速器的制造規模每年約100萬臺,而且占據了超過90%的中高端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而所有國產品牌的總產能不超過7萬臺,其中還包括不少低端產品。
張躍明教授的研究透露出,僅從數量上看,我國舉國RV減速機產能僅為納博特斯克的7/100,如果計算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機產能規模,這一差距幾乎要翻倍,足見我國RV減速機國產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日系主導下的減速機產業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產量為37.3萬套,同時我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工業機器人總產量為18.69萬套,占全球總量的50.1%。
每臺工業機器人對減速機的需求量大約是4-6臺,根據行業統計,平均需求是5臺/套,那么2019年全球對減速機的需求量約為200萬臺,我國對減速機的需求將近100萬臺。
公開數據顯示,納博特斯克大約占據了整體減速機市場的60%市場份額,哈默納科大約為15%的市場份額,住友和Spinea又分別占據了10%、5%的市場份額,其余品牌合計占據約10%的市場份額。
根據統計局最新數據,今年我國前11個月的工業機器人總產量已超過20萬套,達到206524萬套,預計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總產量達到23萬套,那么我國2020年對減速機的需求量約為120萬臺。
如此巨量的需求中,大部分市場份額仍由納博特斯克、哈默納科、住友、新寶、韓國賽勁精密、斯洛伐克Spinea等國際企業所提供,而近年強勢崛起的新寶等國際品牌又在一定程度上擠壓本土減速機企業的市場空間,國產替代仍難以落地。
機器人制造大國的缺“芯”之痛
適用于工業機器人的減速機有RV減速機、諧波減速機和行星減速機3類,不過行星減速機不常用,唯有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應用最為普及。
減速機內部為高精度的元件齒輪相互嚙合,對材料、精密加工裝備、加工精度、裝配技術、高精度檢測技術都有極高的要求;而且此類器件外觀很難判斷他們的質量差異,需要長時間檢測才能驗證產品的質量。
因本土企業比國際同行起步晚了20年,在質量控制和工藝上與國際品牌仍有差距,在無法判斷質量差異的情況下,機器人企業都優先選擇國際品牌產品。
另外,我國嚴重缺乏制造減速機的高端裝備,如磨床等,不少高端裝備被所在國控制出口,這也導致了我國沒有先進的裝備用于制造產品。
在缺乏技術和裝備的情況下,國產減速機很難加速量產,這導致產品成本居高不下,與國際品牌翻倍賣給國產機器人公司的價格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反過來也抑制了本土減速機廠家研發的投入。
正因為如此,至今國際減速機企業仍在施行有差別供貨策略。如納博特斯克、哈默納科在供貨給ABB、發那科、安川、庫卡等國際主流機器人整機廠商供貨時,禁止這些企業把減速機二次銷售給中國本土企業;當供貨給中國公司時,售價則是ABB等企業采購價的2-4倍,大幅壓縮了本土機器人企業的利潤空間。
為了更好滿足國產機器人的需求,市場涌現出了一批本土減速機廠家,在高峰時期的2018年多達上百家,該年也被稱為中國減速機元年。但由于技術沉淀少、行業積累少、成本高、市場拓展難等原因,退出者遠多于新進者,目前專注于機器人領域減速機的廠家已不多,行業也發出了“真正有產品上市的國產減速器企業已經不超過10家”的論斷。
在RV減速機領域,本土品牌主要有中大力德、雙環傳動、南通振康、秦川機床等,機器人制造商埃斯頓也有一定的自給自足能力,不過這些企業的產能都很有限,擴展產業也未能很好釋放為產量。在諧波減速機領域,中國出現了綠的諧波這樣一家行業前三的企業,不過諧波減速機在行業內的占比仍不高,與哈默納科還有不少差距。
結語
僅RV減速機,集所有本土品牌的產能與納博特斯克相比,差距為14倍之多,但7:100是起點還是長期現狀?顯然作為工業機器人制造大國,本土企業肯定不會任由這一現狀持續下去。
截至目前,ABB、庫卡、發那科、川崎重工、安川電機等國際知名機器人制造商以及新松、配天、埃夫特、新時達等本土機器人都在加速擴產,在幾十萬臺擴產產能的驅動下,我國對減速機這一核心器件的需求也將是爆發式增長。
不過納博特斯克等國際巨頭的擴產意愿明顯不足,未來的市場空間有賴本土減速機廠家來彌補。
點
擊
隱
藏